9月18日,經過30輪競價,黃山市祁門縣大洪嶺國有林場廣聯管護站篩籮圈275畝杉木商品林采伐銷售權以溢價率29.13%成交,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資產保值增值;通過農權交易平臺,黃山市黃山區三口鎮巷聯村岸口里村民組閑置農房及宅基地實現對外出租,為農村閑置農房及宅基地盤活利用提供了可執行可復制的經驗;黃山市屯溪區陽湖鎮紫阜村集體所有的水塘以每年200元的價格對外出租。項目雖小,但體現的卻是對農村小微權力有效監督。
打開黃山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網站,類似這樣的優秀案例還有很多。自2018年成立以來,黃山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累計成交項目2300余宗,成交額逾10億元,最高溢價率達210.8%。
據了解,為深化全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資源要素一體化交易市場體系建設,2018年黃山市強化頂層設計和改革創新,出臺了以《黃山市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暫行)》為主體,《黃山市農村產權交易問責暫行辦法》為配套的政策文件,依托黃山信投集團江南林交所組建黃山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立市縣鄉三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以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主體建立起了覆蓋全市7個區縣100個鄉鎮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有效引導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尤其是去年以來,為確保農村產權交易在陽光下進行,黃山市農業農村局、黃山市林業局、黃山信投集團大力推進全市農村集體產權交易應進盡進工作,積極爭取市紀委監委支持,將農村集體產權交易應進盡進工作納入全市村(居)“小微權力”清單,推進村級“小微權力”監管常態化,組織工作人員赴項目現場實地走訪調研,督查項目進場交易情況。同時,先后印發實施《黃山市農村產權交易工作獎補實施細則(2020年度)》《關于進一步做好2020年度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應當進場交易品種,拓寬交易范圍,提升農村產權交易量。
目前,黃山市應當進場交易品種涵蓋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經營性資產、“四荒”使用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業生產設施設備、一事一議涉農資金項目、依法可交易的閑置農房等十大類。同時,在拓寬交易范圍方面,引導進場交易品種有集體資金采購項目和小型工程項目。今年以來,全市農村產權交易共完成1124宗,交易額達4.189億元。
“通過這些舉措,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運行、管理規范、陽光透明的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工作新機制,最終實現了‘組織合法化、交易規范化、操作流程化、管理制度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的農村產權市場體系建設工作目標。”黃山信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